1. 筆趣閣
  2. 回到古代當將軍
  3. 第374章 求姻緣、解姻緣
淩雲無忌 作品

第374章 求姻緣、解姻緣

    

-

秋霞寺的香火旺盛,香客們絡繹不絕,小依與齊安、高義計議已定,她扮作村姑的模樣混在人群中走進了山門。

踏進山門,最先映入眼簾的是彌勒佛像,憨態可掬,笑臉迎客,小依不動聲色的饒到彌勒佛像的後麵,果然是陰沉著臉做金剛怒目狀的韋陀菩薩像。

小依曾聽陳煦講過韋陀菩薩與彌勒佛的典故,前者鐵麵無私、錙銖必較,尤其適合管理財務;後者則笑口常開,喜迎八方客,絕對是公關的一把好手,兩人配合,這才叫物儘其才、人儘其用。

這則典故的真實性無從考證,反正大燕境內寺廟大都如此格局,都是兩人搭班子乾活,至於為什麼有的廟裡和尚腦滿腸肥、油光滿麵有的廟裡幾個和尚窮得穿一條褲子,這恐怕得找如來佛祖解惑了。

寺廟的韋陀像亦有講究:其一,韋陀雙手合十,降魔杵橫在胸前,這表示合十歡迎外來的僧人在這個寺院掛單常住;其二、手中的降魔杵觸地而立,這是暗示這個寺院資金、物資雄厚猶如大地,能夠承受外來僧人在這個寺院掛單常住;這兩者都算十方叢林寺廟的標誌之一,小依曾聽青檀說過,十方叢林寺廟的住持不是師父將住持傳給弟子的世襲製,一般會邀請得道高僧充任住持,這當然也需要官府的監管。

大燕但凡規模到了一定程度的寺廟都允許外來僧人掛單常住。

秋霞寺韋陀像卻將降魔杵扛於肩上,這表示此寺為子孫寺廟,不歡迎外來的僧人在這兒掛單常住。

為什麼會這樣?秋霞寺連僧人都不歡迎,楊家何以將葉靈兒姑娘送進這裡,寺裡的大方丈與楊閣老之間有什麼貓膩?小依心裡想著事情,她信步來到了觀音殿。

觀音殿裡妙齡女子居多,小依瞟了一眼,這些女子們或一臉虔誠或麵帶羞澀。不用問,一準是來求姻緣的。

因為陳煦的關係,小依並不信佛——佛家如果真的靈驗,當年那孤苦無依的小乞丐為何等不來佛祖的援助之手——此刻卻不由自主的尋個蒲團拜了下去……

觀音殿的一側,有位解簽的大和尚,看起來寶相莊嚴。

小依注視著一個管家小姐拿著求來的姻緣簽走了過去。

“君今誠心問姻緣,輾轉三番不得成,莫說眼前難順意,更防後麵大虛空。”

小依豎起耳朵勉強能聽到大和尚的話,輾轉三番難順意。更防後麵大虛空,小依心想這姑娘真不巧抽到了下下簽,熟料老和尚竟篤定的說這是上上簽。

“苦儘甘來,夙願得償,小姐近日定能覓得如意郎君。”

那臉色煞白的官家小姐聞言呆了片刻,繼而喜上眉梢,她忙吩咐丫鬟打賞高僧。大和尚聽著官家小姐的吳儂軟語,他越發的寶相莊嚴。

大騙子!

小依心裡說道,又看看手裡的簽文。“風弄竹聲,隻道金佩響,月移花影,疑是玉人來”。找大和尚解簽不定被他說成什麼,她正要丟掉竹簽,這時候又有一個嬌俏的小娘子走上前去。

小娘子外地口音,神色頗為落寂。似有什麼難言之隱。

大和尚微不可察的露出一抹笑意,小依卻將這一切看在眼裡。

有古怪。

小依心裡想著,大和尚已經念出了簽文。

“情舟共渡。德福不同。佳緣早締,獨有所衷。”

小依覺得彩頭不錯,熟料大和尚語出驚人。

“女施主,此簽大大的不妥。”

小娘子神色果有幾分慌亂,她忙道,“小女子求大師指點迷津。”

大和尚不動神色的顧左右而言他,“不知女施主是何方人氏?”他似乎也覺得這話不妥,亡羊補牢道,“姻緣之說,天時、地利、人和,缺一不可,若不知表裡,難免張冠李戴,望女施主見諒。”

小依心中好笑,這大和尚活脫脫一個江湖騙子。

聽了兩人的對話,小依知道這位小娘子姓吳,祖籍是徽州人,世代經商,家資殷盛,熟料天有不測風雲,先是父親為綠林殺害,繼而母親病逝,家中仆役走得走、散的散,短短幾個月的時間,偌大家族隻剩下她與老管家兩人。

老管家固然忠心,畢竟上了年紀,想做什麼難免力不從心,兩人合計著不若投奔小姐未來的夫婿。

吳小姐的夫家從前是吳家生意上的合作夥伴,吳家落敗,人家還認不認這門親,兩人著實冇有把握。

所謂破屋又遭連夜雨,老管家經不起舟車勞頓,初至金陵即一病不起,冇幾日便一命嗚呼了。吳小姐不識人間疾苦,也就這幾個月才體會到世態炎涼,她一個人走在金陵城裡,舉目無親,她真的不知道該何去何從,鬼使神差的來到了這秋霞寺。

對她而言,求姻緣就是求生,姻緣若不成,她恐怕也真的活不下去了。

大和尚連唬帶嚇,吳小姐竹筒倒豆子般將她悲慘的遭遇傾訴出來。大和尚掐指一算,麵色變得凝重,吳小姐卻覺心裡“咯噔”一聲。

“女施主,恕老衲直言,你命犯天煞孤星,克父克母、剋夫克子,若不謀求化解之道,一生註定流離失所、孤苦不堪……”

大和尚亦僧亦道,字裡行間不無前後矛盾之處,小依心思縝密、處變不驚,她當然能辨彆真假;那位吳小姐本就魂不守舍,兼之她父母新喪,哪裡會懷疑大和尚的話?她臉色泛白、嘴唇發青,哆嗦著謀求解救之法。

大和尚雙手合十,他謙虛的說自己修為有限,想要破除天煞孤星的命格,實在力有不逮,就在吳小姐絕望的時候,他話音一轉,聲言若由他師父出馬,定有解救之法。吳小姐此際就彷彿溺水的人好不容易抓住了救命稻草,隻要大和尚搭救,她願意付出任何代價。

小依目送大和尚將吳小姐送入後殿,看看自己這副扮相,她心裡已有了計較。

小依將姻緣簽遞給去而複返的大和尚,大和尚聽小依山東口音,見她村姑打扮又是一副誠惶誠恐的樣子,心想她八成是南下投親的鄉民;再看看小依秀氣的臉蛋兒,大方丈就好這一口,能討得大方丈歡心,他哪用得著在這觀音殿裡蹲點?

“女施主,此簽大大的不妥……”

果不其然。

小依心中冷笑,麵色卻是越發惶恐。對於大和尚的問題,她早就想好了答案——她是山東人,家人死於倭寇刀下,萬般無奈的來到金陵投奔遠方的叔叔卻不受叔母待見並被趕出家門……

小依把自己說的姥姥不疼、舅舅不愛,孤身一人,客居異鄉……

大和尚卻聽得眼睛發亮,理所當然的將小依請到了後殿。

小依打量著後殿的佈置,邊走邊想著若被人圍困她該如何突圍。未雨綢繆,陳煦教她的東西,她從來都牢牢的記在心裡。

後殿光線黯淡到了陰森的地步,大和尚將小依領到一間廂房,早有小沙彌奉上茶水。

小依識毒辯毒的本事乃陳煦親傳,接過茶碗湊到唇邊的刹那,她就知道這碗茶裡有蒙汗藥。

小依感受著貼身而藏的傘兵刀,她端過茶水一飲而儘,接著惶恐的請教大禪師何在,小沙彌早已不複那畢恭畢敬的樣子,他嘿嘿冷笑,“小娘子,你難道不覺得頭暈?”

“你…你們……”

小依麵上露出驚懼的表情,不著痕跡的避開小沙彌的“鹹豬手”,她整個人委頓在地上。

“大方丈最喜歡這樣的小娘子,你就算要占便宜也得等大方丈享用過之後才行,”大和尚訓斥小沙彌道,“你還愣著乾什麼?還不把人綁起來藏好!”

小依聞言,她繃緊的肌肉漸漸放鬆下來,此時打草驚蛇反而不美……(未完待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