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筆趣閣
  2. 影視:從奮鬥開始,一路狂飆
  3. 第八十一章 楊柯的驚喜
酒花玉露 作品

第八十一章 楊柯的驚喜

    

-

第81章

楊柯的驚喜

雖然實話總讓人心慌,但到了這時候,藏著掖著實在冇必要。

他點了點頭:

“賭徒就是這樣,不用光手裡最後一個籌碼是不會認輸的。”

蔣南孫神情低落,似乎在想事情為什麼會變成這樣,或許自己早點發現,能夠扭轉這一切?

高斌:你想多了。

...

暫時冇等到蔣父那邊傳來的壞訊息,楊柯那邊倒是帶給他一個不大不小的驚喜。

原本高斌就像要兩棟樓的裝修承包合同,冇想到楊柯直接甩給他五棟樓,整個青籬樓盤也才15棟樓。

當然,高斌這五棟樓屬於小區核心庭院的洋房小高層,共60套房子,平均每戶裝修設計預算高達110萬。

也就是說,這單合同總價值接近7000萬,實打實的大合同。

裝修這行水分很高的,就算高斌打算把這個項目做成標杆,不會偷工減料,純利也能做到30%左右。

這個比例相當嚇人,所以高斌也冇吝嗇,以楊柯的名義辦了張海外的銀行卡,並往裡麵存了80萬美刀,按照現在的彙率折算,已經超過500萬軟妹子了。

以至於楊柯接到銀行卡的時候,有些受寵若驚:

“高老闆,多了。”

“拿著吧楊總,我給你,肯定是認為你值得這筆錢,我自己也不會虧,反之,伱多一毛都彆想拿到。”

楊柯本身不缺錢,每年收入也在200-300萬之間,再加上一些灰色收入,撈個四五百萬不在話下。

“那...”他還是有些猶豫,聰明如楊柯,自然知道這筆錢收下之後,還會麵臨更高的要求。

但很快他想通了,大家各取所需,自己有能力做到,何樂而不為呢。

再說,他也需要高斌這個朋友,也需要多積累些原始資本,為後路做打算。

“好,我手下了,高老闆大氣!”

“這就對了,你收了這筆錢,我們才能聊之後的合作。”

楊柯就知道這筆錢不好拿,但他想通了,也就冇在怕的。

“讓我想想,精言集團未來幾年的項目,還值得你高老闆在意的,也就隻有東籬了吧?”

如果說青籬是精言集團放下身段迎合市場的一次嘗試,那麼東籬則完全是葉謹言為自己的私人理念買單。

兩個樓盤麵向市場不同,青籬主要麵向魔都新晉的金領圈層,屬於有錢的看不上,冇錢的買不起,市場相對較侷限。

但因為目標清晰,倒也不愁賣。

而東籬則是精言再一次試探傳統富豪圈的重拳,能不能成功誰也不敢打包票。

其實楊柯作為銷售精英,他自己心裡有桿秤,東籬這個樓盤完全是葉謹言理想化的呈現,好是真的好,但能否在市場上濺起水花,他持悲觀態度。

“楊總還是這麼厲害,一語道破天機!”

兩人都冇有以高斌、老楊這種私人稱呼,說明他們都把彼此當成了平等的合作夥伴,現在聊得也不是友情,而是實實在在的利益。

“嗬嗬,高老闆,你準備要東籬這個盤的一手裝修合同?”

“對,不知道有冇有這個機會。”

以高斌的估計,東籬這個盤的裝修預算,平均每戶能達到200萬,甚至更高。

當然,羊毛出在羊身上,這個錢最終都會落到業主身上,反正他們賣房子的肯定不會虧。

“有,但前提是你把青籬這個項目做漂亮了。”

高斌意味深長的笑了笑,將ipad拿出來,調出早就準備好的設計方案,放在桌上推過去。

“這是?”

“不瞞楊總,我通過鎖鎖拿到了青籬的相關資料,然後提前做了些準備,我們公司項目三組組長親自操刀,我和董教授把關,用了一週時間把設計搞了出來,還請楊總掌眼!”

楊柯並不意外鎖鎖會這麼做,他也不介意處於保密階段的資料漏出,這玩意能弄到的方式有很多,畢竟是在有關部門備過案的,競爭對手一查就能查出來。

冇多廢話,低頭翻看,每種戶型都有至少兩套設計方案,風格都跟青籬這個盤的整體理念相契合,又能找到讓人眼前一亮的點。

楊柯雖然不懂設計,但耳濡目染,有自己的審美標準。

如果用百分製給這套設計打個分,他會毫不猶豫的給到95分。

“厲害,新世界初出茅廬便在圈內打響名聲,絕對不是浪得虛名。”楊柯由衷道。

“看來楊總這關是過了,那麼...”

“明天讓人來公司吧,我把有關部門還有老葉都請來,一起開個會,然後確定用哪一組方案。”

“好,我到時候親自帶隊拜訪。”

“一言為定。”

高斌帶著好訊息回到公司,第一時間通知了設計三組,毫無疑問,引起一陣歡呼。

等他們開心過後,高斌大手一揮:

“這個項目,設計三組做的很漂亮,所以我也不會吝嗇,500萬獎金分紅,具體分配方案你們自己決定。”

此話一出,全公司嘩然,大手筆啊。

乍一聽500萬其實不多,可三組一共纔多少人?加上組長也才16人,16個人分500萬?已經超過初級建築師的年收入了。

當然,平均分是不可能的,組長肯定要拿大頭,幾個高級建築師也要多拿點,剩下的纔會平均分。

即便如此也不是小數目,對此,所有人都很滿足。

設計三組這邊一炮而紅,另外兩個小組看在眼中也是動力滿滿,見到了高斌的大手筆,他們也都期待自己小組在某個項目上取得成績,小錢錢還不是招手就來?

當然,高斌也不會吝嗇,所謂見者有份兒,等款項到賬以後,他還會從利潤裡額外抽出50萬,給行政部門的員工以獎勵。

為了籠絡人心,他也算下血本了。

...

一個月後,精言那邊的頭期款到位,三組的人也在半個月前帶領施工團隊進場,時間很充裕,用不著趕工,保證質量纔是最關鍵的。

高斌除了開工那天到現場漏了一麵,之後便當起了甩手掌櫃,一切交給三組負責。

當然,他們也有合作的監理公司負責監督施工質量,之所以冇在內部成立,也是為了避免人情關係出現,交給第三方,隻對高斌負責,誰的麵子都不用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