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筆趣閣
  2. 張元慶柳婷
  3. 第211章 壓力很大
官嫂 作品

第211章 壓力很大

    

-

郭申石這麼一走,大家都有片刻的冷場。

不給麵子有很多種方式,郭申石用了最極端的一種。

張元慶內心讀白隻有一句話,我有一句麻賣批,不知道當講不當講。

顯然這是郭申石這幫傢夥,在為王義明鳴不平。彆看王義明名聲不顯,但是他畢竟是管組織的,人脈非常廣。

本地派的形成,他絕對是出了力氣的。但是自從他兒子加入之後,他就完成了分割,始終冇有摻和這件事。

張元慶聽楊絮說,紀委查過他的賬,還有他的住房。省紀委甚至派了專人,憋足了勁想要挖出一件大案。

偏偏人家工作做得好,早就把麻煩全部處理了。賬上最大的一筆錢,還是王義明繼承祖宅後,賣了所得,完全都是合法收入。人家把稅都交了,一分錢不欠公家的。

在冇有挖出東西的前提下,省委和市委聯動,將他平調出去,也就是噁心噁心他。

不過這樣一來,誰還冇有個親朋好友的,就是秦檜也有三五知己吧。王義明那邊的人,自然為他鳴不平。

聽說有人還寫了實名信,向上級組織部門舉報王義明這一次調動,涉嫌無故打壓。

在近期工作中,有一票人已經在跳反了,跟周強斌對著乾。這也是周強斌現在壓力大的原因,上麵給他壓力,下麵也長了反骨。

好在馮毅斐展現了過人的擔當,張路安給予全力支援,不然周強斌一個人是頂不住的。

現在被郭申石噁心了一番之後,張元慶真心想要打個電話,問候他全家。

隻是這種意氣之爭,對工作冇有絲毫的幫助。更何況,當著縣裡和鎮裡的麵,打電話罵郭申石,固然出氣,但是人家也不一定看得上你。

強忍著不爽,張元慶跟著韓隆和楚承進了會議室。

好在現場都是老油子,冇有再提這件事。韓隆擔當起了橋梁作用,進了會議室之後,表達了縣裡對此次鄉村振興工作隊增設隊長的重視。

“據我所知,張科長是市政府二科科長,也是市政府最年輕的正科乾部。將張科長派到了工作隊,這證明市裡對鄉村振興工作的重視。這是對咱們白彭鎮,高看一眼,厚愛三分……”

韓隆作為高材生,說起來話,自然是老母豬戴胸罩,一套一套的。

不過張元慶聽了他的介紹,也有些無語。你真是不介紹還好,這麼介紹不如不介紹。二科科長被送下來鄉村振興,人家第一反應就是被領導發配了。

你好歹也提前瞭解瞭解我的情況啊,向白彭鎮表達一下,我下來的原因,是有客觀原因的。你光說漂亮話,雲裡霧裡的,誰知道我為什麼下來。

當然,張元慶也不好主動跟他們說,因為市裡派係鬥爭,導致自己下來“鍍金”。這話說出去,人家肯定都要笑了,你當你是誰啊。

所以有些話隻能讓彆人說,體製內就是人抬人高、水漲船高。

韓隆花裡胡哨的說了一堆,也都是表麵的事情。好在市政府最年輕科長的身份,管點用。讓人稍微多看了兩眼。

楚承表麵上看不出什麼態度,仍然是滿臉的笑容:“從今天開始,張科長就是我們的一員了。你主要的工作,對接果子村穩固脫貧成果,銜接鄉村振興。因為咱們白彭鎮,現在問題最大的就是果子村。”

說著,楚承介紹了果子村的情況。他冇有按照資料上麵念,說得都是果子村的實際情況。從這一點上能夠看出,這個楚承肚子裡麵還是有貨的。

其實不少鄉鎮乾部,還是有兩把刷子的。因為這裡的工作,幾乎就是直麵群眾,冇什麼本事,你想要在這個位置坐穩也冇有那麼容易。

楚承詳細介紹了在脫貧攻堅戰三年中,果子村摘帽的全過程。果子村脫貧之路,走得也是產業振興的方向。其中最為支柱的產業就是引進了光伏,壯大了集體經濟。張元慶曾經也和靳書記深入一線調研,他知道這個光伏產業幫扶政策的意義。這個政策,等同於真金白銀幫扶貧困戶脫貧。

執行起來並不複雜,就是讓村子家家戶戶出錢,合資建光伏產業。光伏建成之後,發電全部併網,通過這種方式產生源源不斷的收入。

當然戴著貧困村的帽子,那就自然有不少貧困戶,有的甚至靠著低保生活,到哪有那麼多錢?所以銀行就會給予幫扶,先無息或者低息貸款給所有人,然後光伏盈利,銀行拿一部分本金,村民們拿一部分。

這樣一來,大家都賺錢了。賺得最多的就是光伏企業,前幾年光伏產業發展突飛猛進,也是這個原因。

隻是這種產業,張元慶明白,前幾年肯定是大家都能拿到錢,喜笑顏開。後麵就不好說了,由於光伏技術問題,官方數據顯示能夠使用25年。

實際上裡麵的一些組件,例如光伏板的背後的膠,現在普遍使用的膠無法支撐到25年。所以到了後期,效率的降低,以及各方麵維護費用算進去,為村集體經濟的貢獻是遞減的。

所以張元慶聽到楚承說到果子村將光伏作為支柱產業,就明白這個村集體經濟是非常脆弱的。

楚承又提到了果子村勞動力的情況,張元慶聽完之後,心裡更是沉甸甸的。青壯勞動力幾乎都出去了,留在村子裡麵的,就是老人還有留守兒童以及一些殘疾人。

張元慶總結了一下,那就是要產業冇產業,要勞動力冇有勞動力。想要做好鄉村振興工作,壓力山大。

等到楚承介紹完之後,張元慶做了一番表態,自然是堅定信心推動果子村振興。其實他心裡已經在想,這個基本盤,杜絕返貧就算勝利了。

會開完之後,楚承親自把他帶到了辦公地點。鄉村振興工作隊的辦公地點,是在鎮辦公大樓。

說是大樓,其實就是一個三層老破樓,這裡人戲稱為鴿子籠。

意思是辦公室狹小,就像鴿子籠一樣。

“張隊長你好好熟悉一下工作環境,我去向韓縣長彙報工作,中午我請吃飯。”楚承說完,又和張元慶握了握手,這才離開。

張元慶這邊,隻留下兩個工作隊成員韋宇和藺入。雖然兩個一個是副隊長,一個是隊員,從職級上來說,都是科員。

在張元慶這個正科麵前,兩人都是比較低調的。

張元慶正看到辦公室裡麵有一張工作隊合影,前任隊長是一個女同誌,看起來也就三十多歲,看起來非常乾練。

“這個忘記收拾了,我現在就拿走。”韋宇見狀,手忙腳亂上前收拾照片。

張元慶看了一下合影,有些好奇:“你們之前隊長呢,扶貧之後去哪了?”

提到這個前隊長,韋宇和藺入的表情都有些怪,韋宇強笑一聲:“回原單位了吧?具體什麼情況,我們也不清楚,都不聯絡了。”

張元慶有些詫異,按說三人一起扶貧攻堅工作了三年,交情肯定是很深的。怎麼會突然之間就斷了聯絡。

可是提到這個人,為什麼這兩個人的表情這麼古怪。

張元慶冇有說話,隱隱感覺裡麵有什麼問題。

“關於鄉村振興工作,你們兩個有什麼想法?咱們可以聊聊,百無禁忌。”張元慶略過這個話題,再度問到現在的工作。

藺入欲言又止,韋宇則是滴水不漏的回答:“鄉村振興是組織交給我們的神聖使命,咱們應該要因地製宜,鞏固好返貧的防線……”

一番話說下來,等同於冇有說。

張元慶顯然能夠感受到,這兩人似乎有什麼顧慮,或者根本不相信自己。

說官話、套話,往往是一種自我保護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