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筆趣閣
  2. 張元慶柳婷
  3. 第542章 鮑爽被調離
官嫂 作品

第542章 鮑爽被調離

    

-

張元慶給招商團隊上了發條之後,自己就帶著新站區招商局長潘玉龍和天湖區招商局長葉賢斌負責沿海招商的事宜。

能夠進入這個招商團的人,都是有一定本事的。潘玉龍的本事不用說,酒桌上的一員虎將,而且非常會做這種迎來送往的文章。

張元慶覺得他這樣的人才,適合去方候能那個隊伍。偏偏他就想要跟著張元慶後麵。

張元慶估計這傢夥調來常溪縣的事情,多半是真的。甚至有可能呂達都找他聊過了,隻是現在包容對這一塊意見很大,導致潘玉龍暫時還冇有過來。

在人事權上的爭奪之上,包容現在有點寸步不讓的意思。他作為常溪縣組織部部長,並不喜歡這種空降的方法。

雖然說空降的乾部,大多都有一些一技之長,畢竟外來的和尚會唸經。而且空降兵的優勢在於,所有人對新任管理者的風格、性格、特點一無所知,都會心存敬畏,不會貿然得罪新領導,所以工作初期好開展。

可是劣勢也是水土不服,對每個人的特點也同樣不瞭解,工作上手、任務分配存在一定困難。

包容尤其反感這種做法,是因為空降兵一旦多了,將會極大打擊本縣乾部的工作積極性。更何況,呂達之所以選擇空降兵,也是為了能夠增強自身的話語權。這樣一來,包容就更加反對了。

張元慶覺得,如果呂達堅持的話,這將會成為他與常溪縣乾部之間的矛盾。

隻是對於潘玉龍的交好,張元慶冇有必要跟他劃清界限。自己至少從表麵來說,還算是跟呂達走得近的乾部。

至於另一個葉賢斌是為了天湖區而來,天湖區的旅遊資源也不錯,如果能夠分到一杯羹的話,對他們來說也是再好不過了。

張元慶因此也不跟他客氣,讓他負責做了一個,至於裡麵的內容,是花了兩天的時間,大家商討一起做出來的。

張元慶堅持要挖掘出常溪縣的優勢,針對天誠文化公司,列舉一些吸引人的點來。

萬事俱備之後,張元慶三人直接坐飛機前往沿海的花城。

飛機剛剛到了花城,張元慶就接到了關青允的電話。

這幾天因為要做招商的工作,張元慶讓關青允除非緊要,否則不要聯絡自己。

現在既然打電話過來,張元慶估計是縣裡麵的事情已經塵埃落定了。

關青允比上一次的口吻要沉穩的多:“領導,鮑爽被調離常溪縣了。”

張元慶早有猜測,哪怕這一次呂達不動手,鮑勇也要動手了。畢竟全縣都說鮑爽找人打了呂江,更是把強項令這種外號都喊出來了。

這件事就很難善了,除非是鮑勇能夠在最短時間內找到真正的幕後黑手。否則眾口鑠金,鮑勇也很難證明鮑爽的清白。

鮑爽被調離,是最好的選擇。不過這件事之後,鮑勇這段時間樹立起來的一些威嚴,也就因此要受到打擊。

張元慶歎了一口氣:“鮑爽被調到哪裡去了?”

關青允解釋:“這一次是交流乾部,被交流到了團省委統戰聯絡部,時間為一年。”“這哪裡是交流,分明就是借調。”

張元慶對此也很無奈,這種借調一般來說都是去乾活的。上級機構向下級機構借調人員,這是一種常用做法。

不過這兩年,有明文規定,減少這種借調行為。鮑爽這個名義上的交流,實際上還是借調。如果真的是交流,應該是給他換個崗位。

這是因為符合交流條件、列入交流計劃的科級乾部,隻有輪崗交流、橫向交流、縱向交流三種。

輪崗交流就是在本單位進行,也就是鮑爽和關青允換一下分管工作。橫向交流是在部分職能相近、業務相通的單位之間進行交流。縱向交流則是通過下派掛職、上掛鍛鍊和互派任職等方式到縣區、上級單位進行交流。

一般來說在一個崗位乾滿五年之後,交換到同等級的其他崗位繼續乾,這也是培養乾部的一種方式。科級的乾部交流,一般都是在縣內,最多交流到市裡麵。

這一下子乾到省裡麵去,而且也冇有說擔任什麼崗位,就是過去一年的時間。

彆看鮑爽在縣裡麵還是一個副局長,去了省裡麵跟普通辦事員冇有什麼區彆。

也不知道這件事,鮑勇會怎麼想。能夠交流到省裡,肯定不是鮑勇動用的關係,多半是呂達出了力。

呂達這麼一做,算是徹底得罪鮑勇了。

張元慶又問道:“到時候替我送送鮑爽,跟他說我有機會去省裡麵的時候,肯定去看他。”

關青允嗯了一聲,然後又彙報了一件事:“還有這件事裡麵,葉縣長表現的很積極。他主動聯絡陳奎鬆搞了一個掃黑行動,抓了不少涉黑人員。這件事得到了呂書記的認可,市媒體對此進行了深度報道。”

張元慶自然明白,葉俊這是抓準了時機,向呂達表達忠心。

呂達應該是很滿意,他兒子前腳被打,後腳葉俊就掀起掃黑風暴,估計把混混團體老窩都端了。這樣的行為,明顯是為呂達和呂江出氣。

當然掃黑行動張元慶是支援的,想要打造全域旅遊,好的治安條件是必不可少的。彆到時候,人家來縣裡麵吃個燒烤,就被戴著大金鍊子的傢夥給打了。

那麼一來,稍微一發酵就是全國聞名。

張元慶之前還是小看了葉俊,他也是個善於抓住機會的人。

而關青允彙報葉俊另一件事,讓張元慶對葉俊這種急功近利的做法表示了不滿。

關青允告訴張元慶:“不僅如此,葉縣長近期在省媒發表了一片論文,得到了宋省長的批示。”

張元慶一聽論文,就知道大事不好。他趕忙讓關青允將這篇論文發給自己看看。

掛了電話之後,張元慶很快就看到了那張報紙照片。果然是在重要版麵的重要位置上,自己的那篇論文被髮了出去。

而且作者署名上,隻有葉俊一個人的名字。

張元慶真是打人的心都有,葉俊這個王八蛋,直接把他的勞動成果占為己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