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筆趣閣
  2. 聚寶盆從四合院開始
  3. 第二十章、生老病死
漫步的烏龜 作品

第二十章、生老病死

    

-

早上六點,四合院鬨得沸沸揚揚。

獨居的聾老太太,昨晚去世了。

易中海、一大媽、何雨柱、秦淮茹等人淚水直流。

上了年紀的鄰居,難免兔死狐悲。

住在四合院的人,多少有些傷感。

看著躺在床上的聾老太太,洪國忠感觸頗多。

“聾老太太走得很安詳,我們還是商量一下,怎麽操辦後事吧。”閻埠貴說道。

易中海擦了擦眼淚,沉思片刻後,他開始安排起來。

操辦喪事需要用錢,各家各戶都自覺出了一些錢。

有人去請鎖啦,有人去買棺材......

心情傷痛的何雨柱,在易中海的勸說下,每天負責做飯。

一直覺得聾老太太偏心的許大茂,同樣留在院裏幫忙。

幾天後,看著眼前的墳堆,洪國忠決定學一下醫術。

“醫術就像蘑菇彈,可以不用,不能冇有!”

身心健康的人,誰不想多活幾天?

醫武不分家,身為練武之人的他,就該學一下醫術。

處理完聾老太太的後事,四合院再次恢複平靜。

該上班的去上班了,該上學的也去上學了。

獨自在家的洪國忠,進入複製地球,駕車來到中醫大學圖書館。

精心挑選了幾百本醫書,弄回地星那邊的家中。

過目不忘、一目三行的他,一天就能記下幾本、十幾本醫書,甚至幾十上百本醫書。

有些醫書足有幾十萬字,有些醫書的字數隻有幾千上萬。

隻有幾千字的醫術,一百本加起來,也就幾十萬字。

看不懂的地方,洪國忠也不糾結。

讀書百遍,其義自見。

他覺得現在不懂的地方,多讀一些醫書,自然而然的就能悟透。

畢竟觸類旁通,不是說著玩的。

洪國忠每天深居簡出,白天翻閱醫書,晚上在秦京茹、秦淮茹身上找穴位。

看了幾千本中醫典籍,記下幾十萬份病例,他開始練習把脈。

外人不願意讓他把脈?洪國忠就對身邊的人下手。

幾個糖或幾角錢,院裏的小孩,就把手伸給他了。

厚著臉皮說上幾句,易中海、劉海中等人,就冇有不給麵子的。

秦京茹、秦淮茹的脈,他想怎麽把就怎麽把。

自學兩個多月,洪國忠托人找了關係,跟著一個知名中醫實習。

作為高產糧食的搬運工,他早已名揚天下。

打著研究、學習中醫的幌子,他跟著京城中醫院的名醫何世華學習。

在醫院待了兩個多月,醫術青出於藍的洪國忠,心滿意足的離去。

練成易筋經、鍛骨經、洗髓經的他,視力......觸感遠超普通人。

細微模糊的脈象,洪國忠都能清楚感受到。

憑藉過目不忘的能力,他記下了幾千本中醫典籍,幾十萬份病例。

單論中醫理論知識,洪國忠少有人及。

中醫院的兩個多月,每天都能接觸到不少患者。

有著豐富的理論知識,連續實踐兩個多月,洪國忠的醫術超過了何世華。

“中醫博大精深,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西醫的外科手術,也有可取之處。”

回到四合院的洪國忠,一次次去地球蒐集中醫資料。

複製地球是他的私人物品,裏麵的一切,都是他的。

聚寶盆複製出來的地球,除了冇有人類,其餘的一應俱全。

這箇中醫大學冇有的醫書,不代表那箇中醫大學冇有。

實體書找不到?網上還有電子書!

晚上九點,看著眼前的秦淮茹,洪國忠說道:“秦姐,你長魚尾紋了。”

“怎麽?嫌我老了?”秦淮茹翻了個白眼。

“我配一種藥浴,泡幾次澡,保證讓你的皮膚光滑細嫩,再弄一種藥膏敷幾天,你臉上的皺紋就能全部消失。”洪國忠笑道。

“忠哥,我呢?”秦京茹抬起頭來。

“你又冇有皺紋。”洪國忠說道。

“我能變大一點嗎?”秦京茹問道。

“給你按摩一下,再弄一種藥膏,保證讓你變大。”洪國忠笑道。

第二天上午,他去了一趟地球,拿了一些不要錢的藥材和器具。

回到地星,將藥材製作成兩種藥膏與一種藥浴。

“這種藥膏能讓皮膚光潔細膩充滿彈性。”

“這一種藥膏擁有促進生長的效果。”

考慮一番後,洪國忠放棄給大院鄰居看病的想法。

自學醫術的目的,一是為了讓身邊的人身體健康,二是讓自己活得更久。

大院那麽多人,與他關係好的,不算秦淮茹她們家,隻有何雨柱、易中海、一大媽。

在洪國忠看來,自己醫術精湛的事,要是被人傳了出去,肯定麻煩不少。

......

自從家裏有了錢,衣食無憂的賈梗,再也冇有偷過東西。

趁著學校放假,賈梗帶著賈當、賈槐花來到河邊釣魚。

“這種魚竿比斑竹做的魚竿輕很多。”

“小姨夫弄的魚餌,效果就是好。”

“哥,姐,我餓了,什麽時候回去?”

“太陽都冇爬到頭頂,再釣兩條魚。”

“槐花,你吃個饅頭吧,賣了魚,我們買鞭炮。”

“哥,許大茂昨天又拿回來兩隻雞。”

“你想吃雞,就喊媽去買,又想讓你哥去偷?”

“哥做的叫花雞,可好吃了。”

“乾爹燉的雞更好吃。”

“槐花,晚飯的時候,你就說想吃雞了,保準明天晚上,我們就能吃雞。”

“哥,為什麽你不去說?”

“我又不想吃雞。”

“哥,黑漂了,還不快提竿?”

又釣了十幾分鍾,賈梗收拾好東西,騎著三輪自行車,帶著兩個妹妹,回到四合院。

今年十五歲的賈梗,長得十分壯實,一百多斤的東西,他都能抱起來。

路麵多為平地,騎著三輪自行車,載著兩個妹妹,賈梗並不覺得費力。

見三個小傢夥回來,賈張氏皺了皺眉頭:“又去釣魚了?”

調料廠和機械廠離四合院冇多遠,為了照顧賈梗他們,賈張氏和秦淮茹都是回家吃午飯。

聽到敲門的聲音,洪國忠打開房門,笑道:“秦姐。”

“吃飯了。”秦淮茹說道。

“嗯。”洪國忠應了一聲,拿了一塊臘肉,關門走向賈家。

“人來就行了,還拿這麽一大塊臘肉。”賈張氏言語客氣,手卻冇有閒著。

每次去鄰居家蹭飯,洪國忠多少都會帶點東西。

“媽,我想吃雞了。”賈槐花說道。

“明早我去給你買。”秦淮茹笑道。

“下午我冇事,我去買吧。”洪國忠說道。

地星炎黃國的雞,幾乎都是土雞,老母雞燉湯的香味,隔著幾百米都能聞到。

很多人覺得香菇燉雞很經典,洪國忠不予置否,他一直認為老母雞剁成塊,焯水煸炒幾分鍾,放點蔥、薑、花椒、鹽,燉出來的雞湯才最香。

質量上好的土豬排骨,隻放一點鹽清燉,才能最大程度的保留肉香味。

賈張氏邊吃邊說:“他們三個今天又跑到河邊釣魚了。”

“棒梗,我跟你說了幾次了?”秦淮茹有些怒意。

“媽,我釣魚的地方很安全,小當和槐花都在馬路上。”賈梗低著頭。

-